文章 / 水肺潛水 發布於 2021-01-13 11:48:37

BCD不是電梯,掌握中性浮力才是硬道理

G小編 2295

中性浮力是每位潛水員都得面對的問題,雖然潛得越久,中性自然會越好,但是還是有一些小技巧能使你提升控制浮力的能力。

什麼是中性浮力?

對於放置在水中的物體,它所受到的浮力的大小等於它所排開的水量的重量。如果水中物體排開水量的重量大於物體本身的重量,物體將浮在水面上。反之則下沉,稱為負浮力。如果物體排開水量的重量和物體本身重量相等,物體會懸浮于水中,達到中性浮力。

我上open water的時候,教練會告訴我們,浮力是我們下水前的第一個問題。這也是所有潛水員在學習時遇到的第一個問題。

潛水時我們會遇上這三種浮力。

  • 正浮力:在水面能使你漂浮而不會下沉,在水裡能讓你做上升的助力。
  • 負浮力:讓你有下潛的動力,潛水如不深入海中,那應該說是浮游而已。
  • 中性浮力:讓你保持在水中的位置。不上也不下,任你遨遊這大海這片內太空。

如何控制浮力?

那有個問題就來了!人是正浮力還是負浮力啊?正確的答案是:我不知道。

由於浮力因人而異,不過大部份的人穿齊了所有裝備都是正浮力。所以主角之一——「配重」先生現在出場了。配重:即是讓我們有下潛負浮力的來源,他是我們甜蜜的負擔

 

一般初學者使用身體重量的10分之1的配重來從事潛水。相信這是每個教你的教練統一的做法。不過通常是太重了。正確的配重調配方式是將BCD中的空氣洩光。此時肺部吸飽氣,水線應該與你的眼睛切齊。而你開始吐氣時,身體就會慢慢沉入水中。這時又出現了兩位影響很大的人物——「BCD」小姐與「肺」先生,又稱浮力控制裝置。

通常我們使用的是夾克式的BCD。將空氣灌入BCD中,由於體積變大,故浮力跟著變大,即可藉此控制浮力的大小。而肺怎會是另一個關鍵呢?

肺在我們身體內管理的是呼吸。當我們吸氣時, 肺會漲到最飽。吐氣時,肺會縮小,所以有一個小幅度的體積變化。我們的浮力也會受到此體積變化而變化。潛水時的浮力也就靠這三位的相互做用而有所不同。

那我們該怎麼辦呢? 太複雜了吧!

其實不然。我們只要照步驟走。記住一些小技巧,浮力的控制可說是簡單至極。

 

第一步

每次到不同地方潛水,調整自己的配重。由於每個地方的海水浮力因鹽份濃度不一,而有稍許不同。再加上穿戴也許是不同的裝備。所以取個保守值才不會掃了潛水的興致。通常我的做法是比上次最後一次潛水多1公斤。在test diving 時,就能感覺出浮力是否足夠。

第二步

就是調整BCD的浮力,這是在每次潛水都要做的。用點充式的慢慢調整,如果你在水中要充很多的空氣,也就表示配重過重了。

在此提醒一點:BCD不是電梯,它是讓你有不同的浮力,而不是讓你上下的工具。

第三步也是最具訣竅的一步

肺部空氣的控制,也是初學者最不瞭解的地方。

在此告訴大家,沒那麼難。不就吸氣——浮力變大——上升,吐氣——浮力變小——下降。

只是在水中浮力的改變時間會有稍微延遲,也許1秒或2秒。所以急促呼吸的初學者根本感覺不到啥發生了。所以要慢吸長吐式的呼吸,才能有效的控制浮力。

寫了長篇大論, 要耐心看才有收穫。

 

浮力控制小訣竅

在此給大家幾個小秘訣

  1. 加快下潛速度的方式:BCD洩光空氣,吐氣吐到沒有,不要憋氣唷(潛水絕對不能憋氣), 吸一小口空氣,繼續吐到光,下潛兩米後,即可快速下潛囉。
  2. 長吸慢吐的訣竅:長吸慢吐可以讓你體內死腔空氣做最大的交換,不過真的很耗氣,在此我使用的是1短1長式的呼吸,也就是長吸慢吐一口,短吸(吸一點空氣,不是很快的吸一大口)慢吐一口。這樣能保空氣做比較完整的交換,也可以節省空氣。
  3. 淺水域的浮力控制:在淺水域時也通常是我們潛水即將結束的時候,此時氣瓶裡的空氣已耗盡,因此氣瓶的重量會減少1-2KG。所以很多人在此時都漂來漂去。我的建議是把肺部的空氣做快而大的換氣。在浮力延遲的時間中,完成氣體交換, 這樣浮力的變化相對不易產生。不過請先控制自己的深度,不要還沒做就上到水面了,蛙鞋跟手是最好的工具。發現自己上浮,請快使用腳蹼向下踢找個固定物抓或仍擁有負浮力的潛伴幫忙。

 

參考/ 體育人王賀微博

圖/ Joseph Northcutt